這是一個職業撲克選手的超級電腦,非常猛,32核心CPU+水冷散熱,整套組起來要20幾萬台幣。
為什麼要這麼多CPU呢?
因為現在打撲克都要用 PioSolver軟體回顧檢討手牌,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最佳的賽局均衡打法(GTO)。
要計算出這個賽局均衡,需要高度算力,就算是32核心,一手牌也需要跑個40-80秒。
32核心高速運轉的時候,會發出滋滋的聲音,看得出來他們真的很努力。
打撲克的一個幾本策略,就是要主動積極,且嚴守選牌紀律,即所謂 Tight Aggressive。
最不好的策略,就是鬆散選牌,而且打的被動保守。
新手打牌常常就會犯這種錯,因為這其實比較符合人性,人性天生害怕承受風險,而且不喜歡精密計算,只想跟著感覺走。
所以職業撲克選手就算轉職去做其他事,也都可以把打牌的這些心法內涵,轉換到其他領域。
很多撲克選手轉行去做專業投資人,或是創業當老闆,因為他們知道,要獲得最大效益,就是得勇於冒險,同時嚴守紀律,就跟打撲克一樣。
當多數人都害怕承受風險而選擇留在舒適圈,有練過的人就可以冷靜分析自己可以承受的風險範圍,然後主動進攻,持續做效益最大的事。